活在边缘的“多媒体”
后工作室时代的思考
我的小资生活
炼狱过程 欢喜结局
怎么做闪客
话说文案
素 描
一次网络制作之旅
我的AE生活

 
 

 

活在边缘的“多媒体”

木鱼


   从事多媒体设计制作工作已久,却从未回过头来看看,至此“绿又上林”开刊,拼凑此文,也算给自己几年来的忙碌一个交待吧。
  我所知道的多媒体最早叫“多媒体光盘”,从名称即可知,早期的多媒体是以光盘为载体,以电脑加光驱(CD-ROM)为平台,集文字、数字图像、视频、声音为一体,具有较强表现力和交互性的电脑软件。
  在当时,大概1996年,倍速光驱刚刚出现的年代,我相信所有与我一样有过操作老式电脑经验的人来说,仅仅是光盘(CD-ROM)650M的庞大容量,便具有极强的号召力;且不说集文字、数字图像、视频、声音为一体。
  几个例子:(1996年-1997年)
  1、主流电脑配置为P100 (奔腾100MH) 2.1G硬盘 1.44软驱 内存8Mx2=16M 1M显存S3显卡 14吋彩色显示器 光驱可选 参照:SONY倍速光驱 640.00元。
  2、山大路流动贩卖光盘售价:25.00元/张 注:此光盘即现在之盗版光盘
  3、极少有人知道 Internet 英特网
  4、用电脑看VCD需要装一块解压卡,硬件解压方式
  5、一台光盘刻录机售价在万元以上
  6、一张CD-ROM刻录盘 80-120元

  多媒体几乎被人理解为“做光盘”

  因此,以光盘为载体的多媒体概念吸引了众多眼球,涌现了大批IT精英汇聚其中,银冠、先博、金蝶、清华大学出版社、金媒体等,数不胜数。同样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如在1998年莫必斯获大奖的《故宫》,1999年的《中国皮影戏》及至1999年为配合建国50周年大庆,30余个省市自治区共同推出了“辉煌五十年”系列多媒体光盘,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推向顶峰。我有兴参与主持开发山东与新疆两套多媒体,见证了多媒体光盘辉煌的一刻。
  1999-2000年后多媒体随着光盘刻录机及刻录盘的逐步平民化、盗版光盘泛滥,光盘的诱人光环顷刻黯然,多媒体一度走入低谷。也正是在此刻,多媒体才如涅盘般重新审视自我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有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因没有了“光盘”的束缚,才有了今天多媒体的多姿多彩,650M的存储束缚没有了、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多样化、视频压缩技术走向成熟、流媒体的出现、操作系统更加完善、主存储器的海量化(主流配置达80G)、Internet网络的普及,都为多媒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脑应用的普及和受众素质的提高也必将为多媒体业的发展留下一片广阔的天空。
  当前多媒体的发展已非传统意义上文字、数字图像、视频、声音的层层堆叠,随着硬件支持与软件功能实现上的限制越来越小,多媒体已呈现多元化趋势。
  关于多媒体发展方向的几点想法:
一、整合网络
  Internet网络是在传统多媒体技术之上发展起来的无可争议的新兴媒体形式,无限的网络资源与便捷的互动沟通形式是当前任何一种媒体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支撑则是其必不可少的,网络平台的背后俨然是一个个多媒体作品在尽情的表演,网络多媒体技术则是这场表演的总导演。
二、 业定制多媒体演示
  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多种表现形式和便捷的交互操作已为各行各业用户所认可,在内容、时间和资金允许情况下,多媒体无疑是行业用户最好的选择,如:为重要的会议制作的交互式电子报告、大型软件的多媒体教学演示、替代传统纸制宣传单页的电子名片、各种工程电子版的投标书等。
三、海量数据检索
  海量数据检索一直是多媒体技术的看家本领,为特定客户开发的海量数据检索引擎,极大方便了各行业客户对各种数字化数据进行数据归类、快速查找、实时浏览、快速打印等便捷功能。依托远程网络、大型网络服务器,充分利用多媒体检索技术实现的网上图书馆、视频点播、电子地图、虚拟现实等则让更多人享受到多媒体的便捷和乐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走向与各传统媒体技术融合的道路,各种媒体与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状态,因此,在这个边缘的时代,多媒体一样如此!